把握发展机遇,大胆创新,实现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

  • 作者:
  • 来源:
  • 点击:711
  • 时间:2009-07-09
把握发展机遇,大胆创新,实现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 郧西县职业技术学校   周家军 郧西县是一所集老、少、边、穷、库于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全县2008年国民生产总值不到20亿元,财政收入刚刚过亿,然而就在这样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却办出了一所中职学历教育在校生达7300余人,各类短期培训生年达7000余人的国家重点职业学校,郧西职业教育成为鄂西北,乃至全省的一个知名品牌,是什么让穷县办出了大职教,回顾学校的发展历程,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是党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引领,是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是各级领导部门和一代又一代职教人的辛勤浇灌,才使郧西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开出了职教奇葩。 认准目标 把握机遇 做大职业教育蛋糕  郧西县职业技术学校成立于改革开放之初的1985年,历经2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发展成为一所集职业中专、职业高中、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县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汽车驾驶学校、十堰电大郧西分校等多位一体的多功能、多层次、综合性国家重点职业学校。20多年来,在改革春风的沐浴下,无论是领导班子,还是教职员工,始终把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培养县域经济技能型人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我们办学的首要目标,抢抓机遇,努力做大职业教育蛋糕。 ――抢抓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优化办学条件。学校能否实现快速发展,硬件是基础;老百姓对教育是否满意,既看教育质量,也看育人环境。为进一步改善育人环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20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们抢抓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同时通过多渠道筹资,先后投入上千万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搭建硬件平台,实施环境育人:近年来,学校新建了占地30余亩的汽车驾驶校区,大大改善了汽车驾驶专业的教学条件,郧西驾校逐步成为鄂西北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大影响的驾校之一;积极加强各校区的教学及生活设施建设。先后建起了总面积达9000余平方米的教学楼、实验楼及学生公寓,极大的改善了教学和生活条件;购置更新教学实验、实训设备,近年来先后添置更新教学设施设备达500余万元。通过多年的努力,校园面貌大为改善:学校由创办之初的小四合院发展成为今天的一校三区,固定资产由建校时的几十万元发展到现在数千万元。校园环境的改善增强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吸引了大批学子纷纷而来。 ――抢抓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机遇,扩大办学规模。如果说大力加强学校硬件建设为我县职业教育的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那么国家《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及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则是为职业教育的做大做强作了强大的政策支撑。为了让更多的人享受国家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我们一是加强宣传。宣传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政策,介绍职业教育对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和对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大现实意义,通过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职业教育,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二是大力加强招生工作,扩大办学规模,走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相结合之路,通过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和全体教职员工进村入户等措施使我校招生工作实现新突破:从2005年起学校招生年年突破2000人大关,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这既增强了办学实力,又让更多的人享受了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抢抓国家扶贫开发机遇,拓展培训领域。在“十一五”期间,国家为解决农民工技能培训问题,推出了由相关部门负责的“雨露计划”、“阳光工程”、“技能就业工程”、“农村实用技术”等一系列专门针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我们抢抓这一重大发展机遇,积极利用我校的优势资源,拓展培训领域,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为把这项民心工程做好,我们一是建立“政府推动、学校承办、部门监管”的管理体制,实现“学校培训、政府买单、农民受益”的转移培训目标;二是依据市场需求开设相应专业。我们先后开设了计算机操作技术、汽车驾驶技术、汽车维修技术、家电维修技术、电焊操作技术、家政服务等一系列市场紧俏的专业;三是狠抓培训质量。严格按照大纲规定的课时和要求实施教学,教学中突出实践,以动手操作训练为主,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四是加强学员转移就业安置工作。农民工培训的关键在就业,通过转移就业来推动我县的打工经济,为此学校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安置办公室”,成立专班,选派专人,专门负责毕业生及培训学员的就业安置工作。近三年来,我校先后培训转移输出农民工万余人,有力的推动了我县打工经济,为我县的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优化模式 规范管理 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面对一个一校三区,规模快速扩大的大学校,如何把它管好,发展好,一直是我们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思考的结果是:只有加强管理才能使学校步入快速持续发展之路。因此,在学校管理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科学管理与人性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注重树立教师们的“以校为家、爱生如子”的理念,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学校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健康发展。 ――优化管理模式,实现科学管理。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一套班子,多块牌子,一校三区的学校而言,要想管理得井井有条,就必须从大处着眼,建立一个好的管理模式。经过探索,我们确立了一套“切块(各校区)管理与串线(各部门)管理相结合,以切块管理为主,串线管理为辅”的管理模式,这样既调动了各校区的积极性,又兼顾了全校一盘棋,相互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正是在这种模式的指导下,学校各项工作均实现了快速协调发展。 ――健全规章制度,实现规范管理。针对学校规模大,人员多,层次复杂的特点,我们在借鉴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修订和完善了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将各项管理制度归纳编印了《学校管理手册》,并颁布实施,使学校管理走上了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注重工作细节,实现过程管理。在现代管理中,有一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我们注重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安全管理,我们从创建平安校园着眼,从落实学校安全管理细则入手;后勤服务管理,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着眼,从狠抓师生的一言一行入手;教育教学,从落实教育教学目标着眼,狠抓教学环节的控制……,无论是那项工作,从管理网络到督办落实,都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力求工作不留漏洞,不拉死角。 ――确立人本理念,实现人性化管理。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学校工作必须突出人文思想,必须实行人性化管理,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全体教职员工工作积极性,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 近年来,随着学校规模的快速扩大,学校人员安排日趋紧张,为了保证正常教学,我们有不少老师每周带三、四十节课,兼两个班的班主任,从早上六点钟到校,晚上十点钟回家,但他们没有怨言,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学校就是他们的家,工作就是他们的本职。 同时,在日常教育中,我们提出了“尊重个性差异,关注每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要求每名教职工做到“用爱心启迪学生,用耐心帮助学生,用诚心对待学生,用信心鼓舞学生”。正是在这些充满人性化理念的支撑下,学校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工作成绩鲜明突出。 管理出成绩,管理出效益,正是由于科学管理,从而使学校发展迈上了规范化、有序化发展的快车道。 把握方向 积极创新 增添办学活力 回顾学校20多年的发展历程,是发展的20年,也是改革的20年。正是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活力,让学校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创新办学模式,增添办学活力。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学校现有资源已无法满足发展需要,为此我们积极做出调整:一方面大力开展联合办学,壮大职教块头,构建“大职教”体系,一是学校先后与省内的知名高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三峡大学及县内各初级中学实行校校联合,利用联办学校的教育资源为我县经济建设培养(训)紧缺人才;二是先后与县内的精诚汽配、百科皂素、青达建筑及国内的深圳富士康、江苏华硕集团、浙江联诚科技、湖北卓越等知名企业实行校企联合办学,利用企业的优势资源,为学员实训就业创造条件,同时我校目前正在积极探索与国外联合办学路子,逐步实现学生走出国门,高效就业的办学目标。通过联合办学既为学生实习提供了场所,同时也为广大学生找到了一条稳定就业的新路,几年来,我们的学生(员)就业率均在97%以上。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引入民间资本办学,我们在汽车驾驶校区的发展上和电焊车间的运作上都尝试了这一模式,目前运转效果良好。 ――实施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我们培养的是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当前社会需要的是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生产者。为此,我们瞄准市场需求,结合学生实际,及时提出了“理论够用,实践管用,能够发展”的十二字培养方针。结合这一方针,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一是调整专业课和文化课的比例,由过去的5:5调整为6:4,加大专业课的比重;二是在教学中按照“低起点、高要求、少理论、多实践、重德育、齐发展”的原则,降低起点,严格要求,注重实践教学,重视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三是改革学制,尝试学分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逐步在教学中尝试学分制和“1+1+1”、“2+1”的教学模式,既在学校学习一到两年,然后到企业实习一年,再回到学校学习,这样有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用人单位对此非常满意。 ――改革评价方式,实现教育面向全体。现行的以考试成绩优劣来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机制在某种程度说是激发了少数学生的积极性,但抑制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因成绩的压力而只关注学习成绩的优劣,对学生的品质教育则相对缺乏。教师的导向性让更多的学生认为只要成绩好就行,对品德的修养不重视、不在乎。作为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问题则更为严峻:由于多年来的习惯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进取心不强,如果我们还按应试教育那一套来评价学生,注定会让我们的教育走向失败,为此我们结合实际情况,通过不断探索逐步确立了一种新的评价方式:以道德建设为切入点,以动手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以各项竞赛活动结果为参考的新的评价方法,通过这些改革,让所有的孩子能够找到其人生的支点,实现教育公平和面向全体的目标。 ――创新教育方式,破解教育难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现在各学校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学生,他们普遍存在着厌学、旷课、上网,甚至打架等不良习气。怎样让这部分孩子有效转化,很多学校尝试了很多方法均收效不大,如何破解这一教育难题,我们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创造性的提出了“三困生”帮扶制。即每位教师均需转化一名“德困生”,帮扶一名“学困生”,资助一名“贫困生”,以实现“不让一个思想上有困难的学生落伍,不让一个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掉队,不让一个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失学” 的教育目标,要求每个教职工做到用爱心启迪学生,用耐心帮助学生,用诚心鼓舞学生,使所帮扶的问题学生有较大转变。目前这项工作已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如:06级的小明同学,由于从小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对他缺乏教导,导致他不爱学习,上课爱说话、不守纪律,上网,还经常和社会上一些闲散人员来往,在班主任老师的耐心、细致帮扶下,他不仅改掉了那些坏毛病,而且还担任了班上的卫生委员,学习成绩也有了较大上升。有家长说“三困生”帮扶帮出浓浓的师生情,结下了好“亲戚”,让孩子找到了生活的新希望。 强化队伍,优化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学校的发展关键在人,一个团队有没有战斗力,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强有力的管理团队,因此,只有大力强化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力加强作风建设,打造一支思想过硬,执行力强的干部队伍。“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只有建立一支素质过硬,执行力强的管理团队,才能把我们的事业做的更大。多年来,我们一是在干部的选拔上坚持“有能力的人有位子”的原则,选好人、用好人,让能干事,想干事,干实事的人有事干、有位子。二是在干部的管理上从严要求,干事*前,待遇*后;严格工作作风,强化执行能力建设。三是强化学习,增强班子成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正是有了一支素质过硬,执行力强的管理团队,从而为职教事业得以快速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大力加强业务能力建设,打造一支业务精良,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教师是学校能否获得快速发展的基石,只有构建一支业务能力强,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才能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多年以来,我们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把握好四个“舍得”,一是在教师的能力建设上舍得投入,每学期我们都要组织上百人次外出学习,近年来,我们更是先后选派十余名教师到外省参加国家级培训,学校为教师培训累计花费过百万元;二是对名师舍得奖励,学校每年都要对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在2008年更是开展了“十大突出贡献人物”的评选活动,对获奖的教师进行重奖;三是在深入一线上舍得下功夫,作为学校一校之长,日常工作是非常纷繁复杂的,可他仍然挤出时间定期深入到各教办室和各班之中,了解老师和学生们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正是在校长的带动下,学校形成了干部下一线的好传统;四是在解决教师和学生的困难上舍得花精力,为了保证老师工作无后顾之忧,学校对老师和学生的困难积极协助解决,正是由于学校的“舍得”,让广大教职工感受到家的温暖,赢得教师的真心回报。    “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郧西职业教育发展的三十年。三十年来,是改革摧生了郧西职业教育这朵奇葩,我们相信,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郧西职业教育之花越来越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