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县职业技术学校

  • 作者:
  • 来源:
  • 点击:580
  • 时间:2009-09-10
郧西县职业技术学校 关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方案 语文教研组 环境保护是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大事。环境教育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环境保护事业与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拓展了教育领域,而且也为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1992年11月,国家环保局和国家教委联合召开了全国环境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思想。通过学校的学科教学渗透环境教育越来越被教育界人士所关注和重视。      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一,语文的学科特点决定了环境教育应该是一种情感教育,是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促使学生在情感上发生变化,在情感上对环境保护产生一种积极的、不由自主的认同态度。其二,应该在美育的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前人留下了许多优美的文学作品。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让学生去感受环境中美的事物,热爱美的事物。其三,在强调重视自然环境的同时,还应该进一步提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倡建立和谐、自然的人际关系和豁达、平和、宁静的心境。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环境教育因素,要善于像“着物物不知”的春风,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将环境教育不露痕迹地渗透于知识载体中去。 一、充分挖掘语文教材内容,形成学生的环保意识。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星球,有着优美的环境,有着适合人类繁衍的空气、水……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已有的可以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自然渗透,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明白了,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垃圾,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身上,有着无数的垃圾影响着它,在他们的潜意识中,无形地形成了保护环境人人有则的环保意识,在情感上对环境保护产生一种积极的、不由自主的认同态度。 二、利用语文学科特点创设情境,适时进行环境教育。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创造一个教育的环境,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在学生明白我们身边垃圾的由来。 三、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能力 环保意识的形成必须依赖学生的实践,而且只有在他们的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如果没有接触过协调环境关系有关的活动,那么,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只是一句空话而已。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环境保护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