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的优化路径

  • 作者:
  • 来源: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点击:116
  • 时间:2023-09-25

信息化教学应当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技术特点应是情景化、网络化、智能化、实时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

一、从“教学世界”到“工作世界”,营造具身化环境

职业教育的信息化辅助技术开发与应用不应局限于学校教学规范和制度的框架内,而是应当共同紧密围绕工作世界展开。在职业教育场域中,职前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由于实践经验不足造成跟岗、顶岗、就业过程中各种身心问题屡见不鲜。而校企合作向校企融合教学模式转型的背景之下,更加要求职业教育要培养人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积累,在实践中创新,在实践中转化都指向了具身认知理论提出的身体经验与感知获得之间相辅相成的内在关联。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这种可能性。借助信息化技术能还原工作世界中的各种实际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方面的身体参与来获得具身的认知,从而上升到自我经验的内化和重塑。

如在导游课程中,不能在景点进行实际教学演练,可以通过360度全景虚拟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各种场景的转化也可以由老师或学生自主完成,在场景中还可以嵌入游客提问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提问等。这种形式的教学不但摆脱了书本教学的枯燥乏味,还解决了单一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接受检测。又如,在燃气设备检修课程中,将学生置于存有安全隐患的空间内是不可取的,可以通过虚拟实训平台,三维立体地呈现一个家庭厨房或其他场所空间以及其中的各种物件,学生通过观察寻找隐患点。尽可能地还原工作的实际场景是信息化技术的优势,信息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教学中的安全事故。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系统与实物的联系更加顺畅,未来信息化教学还可能在触觉、嗅觉甚至味觉等感官知觉上给予学生更逼真和直接的身体刺激。

二、从“数据提供”到“数据分析”,满足交互化学法

信息化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其高端产物是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主要特点之一就是交互性,而交互性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双向互动的性质。从教学的基本模式来看,信息化技术介入后,形成了教师、学习者、信息工具为主的交互的主体。这种交互不仅能使学习者通过和客体(教师、同学、信息工作)的交流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在交流中实现情感和人格的完善。因此,信息技术不仅需要提供教学需要的数字资源,更需要对各主体间交互的过程进行记录和分析,给教学有力的数据支撑。

据此开展行动,结合教材开发满足个性化学习的数字交互资源平台是首要环节。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课程教材是国家事权”,作为教育信息化重要环节之一的教材资源建设,也必将在数字技术环境中实现多渠道、多手段的资源建设新方式。从宏观来看,要形成课程体系。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校实验实训条件、教学资源情况以及学情多个角度综合进行分析,进而设置和选择教学模式、教学媒介、教学资源等。从微观来看,要满足个性化学习需要。当学习者在信息化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停顿和困难时,信息技术应起到实时纠错、记录存档、优化路径、监督检测的作用。给予学习者每一阶段操作是否正确的指示,引导学习者排查问题,鼓励学习者继续大胆操作,记录学习者的每次操作过程和结果,形成个人学习档案,及时推送有针对性的复习练习,并给出学习评价。

紧接着,要结合文化生态话语体系,搭建基于高度开放的网络化知识共同体和知识竞合机制为主导的创新交互生态系统。打造基于互联网+创新教育模式,形成职业院校创新教育的良好生态系统,这种文化生态系统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弥补学生因受教育水平、信息接收途径的不均等而造成的知识生产能力的不平衡。随着创新范式和知识创新的演进,学校、企业、社区等多元主体的组织间知识流动正在由“线性”向“网络”模式发展。知识流动的方式多样、方向交互,包括知识创造、知识转移与扩散、知识共享与交流、知识检测等。让创新生态多元化、开放化的同时也暗含竞争元素,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态势,让创新思维在线上云端凝聚,在线下照进现实。

三、从“课堂工具”到“赋能教师”,把握合理的教法

以往教学中经常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课堂,这是正确的,但也会产生为了课堂效果或效率而贪图形式化和便利性。课堂的本质是传授知识,因此,服务知识的呈现和传播才是信息化在教学中的重要使命。知识分为显性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能用文字和数字表达出来的,易以数据的形式交流和共享,而隐性知识是高度个性而且难于格式化的知识,包括主观的理解、直觉和预感。知识传播的过程组织、传递方式以及突发处置都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一方面,教师应当明确信息技术的服务范围。信息技术能给予学生身体实践经验刺激和积累,如操作的准确性、直观性等,但教师却在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鼓舞、价值观引导等方面给予学生支持和综合评价。好钢用在刀刃上,信息技术应当是解决传统教学无法解决的教学问题,如解决理论讲解无法突破的教学重难点,如实操有安全隐患需要进行实操前模拟训练、时间空间受限无法达成的实训体验等。教学过程不必每一步都运用信息化,形式也不必刻意追求趣味化。根据不同学科的育人要求,所使用的信息技术也应不同。紧密结合学科知识特点,开展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整合,结合专业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培养职业核心素养。

另一方面,教师应当成为信息化环境下知识获取和生产的示范者。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的同时也是在向学生演示与信息技术相处的方式。教师能否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教学,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师自身是否能正确理解信息技术的内涵、优势和局限。作为一名合格的现代职业教育工作者,要具备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理解和使用能力。当一个教师向学生展示自己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收集资料、学习检测、创新创造等过程时,也是在向学生传达一种未来人才所必备的信息素养。所以,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观会影响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观和发展观。“持存自我主见,善用信息技术”是教师应当秉承的思想。

四、从“简单量化”到“量质结合”,完善多维评价体系

当前,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考核方法千篇一律,缺乏与教师能力发展的衔接;指标体系的权重不合理;重视量化和数据,轻视考评技术;重视一次性考评,轻视过程性考评和阶段性考评;欠缺考评的沟通交流机制、考评结果的反馈机制和应用机制。信息化教学评价指标既包括传统教学评价指标,同时新增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评价指标,信息化教学评价是指根据信息化教学理念(目标、人才观、教学模式等),运用系列评价技术手段对信息化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的活动,建立职教课堂信息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从目标、素养、过程、对象、环境五个维度分别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

信息化教学使用没有统一标准,因学校建设、专业需求、教师能力、学情分析而具体实施。但信息化教学有使用规范,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都应秉承科学的信息化教学观,使用直观明了且隐喻意涵明确的技术手段,让学生在情景化教学中沉浸式体验和认知,与学习者保持互动,与教师保持合作,与专业培养保持统一。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信息技术观,避免对信息化过度使用和依赖。(节选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年第23期)